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业内资讯

中概妖股现形?趣头条周一暴跌41%蔚来跌14%

文章来源: 2018-09-18 点击次数:

  首先,中概股呈现“妖股”涨势,与上周市场情绪缓解影响有关。上周中概股普涨,198只中概股中共有120只上涨,占比超过60%。其中以一直饱受争议的蔚来汽车、趣头条涨势最猛。

  9月12日(上周三)在纽交所上市的蔚来汽车,IPO首日报收6.60美元,次日开盘价6.62美元,盘中一度涨90%,接近13美元,市值最高突破130亿美元,当日最终收涨近76%,在中概股中涨幅居首。

  这一纪录马上被9月14日(上周五)上市的趣头条打破,IPO首日开盘价9.10美元,较发行价7美元上涨30%,开盘后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五次暂停交易:

  开盘约2分钟暂停交易,涨幅48.86%。开盘不到15分钟,涨幅80%暂停交易;开盘不到20分钟,涨幅113%第三次熔断;开盘半小时,涨幅收窄至95.43%暂停交易。收盘前两小时,涨幅138.43%第五次暂停交易。盘中新高为20.30美元,最大涨幅190%,市值最高超过58亿美元。

  第二,中国科技IPO的高成长性或被投资者追捧,但美国财经媒体MarketWatch曾在9月10日警告称,随着一批成立时间很短、企业结构复杂的中国科技IPO密集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可能正在制造美国的科技股泡沫。

  SharesPost Research私人投资研究主管Rohit Kulkarni指出,与美国科技公司普遍推迟上市时间相比,中国公司在生命周期早期就寻求上市,得以填补二级市场投资者对“高增长”的需求缺口。尽管未来的成长率会加速还是减速不得而知,但投资者还是愿意押注中国公司加速的成长概率。

  但美国机构投资者理事会研究员Brandon Whitehill警告称,大举押注尚未盈利和管理经验不成熟的科技公司,曾是2000年代科网泡沫破裂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国本轮赴美上市的多数科技公司采取VIE架构,美国投资者只是买入一个壳公司的股份,基本无法分享股东权益,并存在双重风险:

  对开曼群岛或英属维京群岛设立的公司赴美上市,虽然需要发布季度财报,但没有召开年度股东大会的硬性要求,也没有董事会独立性的标准。买入壳公司股份的美国投资者,只能寄希望于股价上涨,不能期望股息、回购或其他投资者回报。

  第三,华尔街见闻文章《中概妖股的另一个江湖》认为,中概股的走势与标普、纳指的相关性不高,但却与国内市场联动频繁。北京时间步入深夜之后,中概股的成交也逐渐冷清,这些研究似乎说明,美国中概股市场中的大买家与A股的玩家们,或许是同一批人:

  中概股得以如此高涨,除了主力的私募基金以外,分析师群体是“炒”中概股的重要力量。中概股属于离岸市场,同时具备在国内的经营实体,分析师研究行业和公司的便利性和优势远胜海外投资机构。同时,分析师具备大量的买方客户群体,非常方便地在大量人群之间传播观念和观点,并且影响部分中概股的定价。

  如果拼多多的订单数据和GMV增速快速下滑;如果蔚来的产量和订单迟迟不见放量,最终中概股的命运依然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