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沉迷手机?美国"网瘾少年"们正在觉醒
文章来源: 2018-08-30 点击次数:
据外媒报道,本周美国知名研究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担心网瘾问题的不仅仅是那些美国家长,美国青少年们也在采取措施,来限制自己使用智能手机和那些“诱人”的社交媒体App。在皮尤的本次调查中,有54%的美国青少年认为自己在智能手机上花了太多时间,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表示,他们正在以多种方式限制自己使用手机。
除此之外,有57%的美国青少年表示正在尝试限制自己玩社交媒体App,有58%的人正在尝试限制自己玩电子游戏。

这个数据暴露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这些美国“大孩子们”并不能很好地处理好玩智能手机和正常生活之间的平衡。
究其原因,美国家长需要负一定的责任,而另一部分责任或许得由那些科技公司们来承担,它们并未向我们告知这些智能设备“易沉迷”的本性。
多年以来,App开发商们非但没有鼓励我们要更节制地使用智能手机,反而利用智能手机“随时在线”的天然优势,不断地向我们推送那些讨人厌的通知类信息流,迫使用户不停地查看他们的App。
这些科技公司们甚至会采用一些心理学小手段,通过在我们每次登陆它们的App时,给予我们一定的奖励,促使我们分泌多巴胺,从而让我们乐于持续地参与使用这些App。
而那些智能设备制造商们也喜欢这种“沉迷属性”,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不但可以从卖设备中获利,还能从卖这些App或是卖这些App里的内置服务中获利。所以,他们非但不会限制这些App,反而还为它们开发了更多的工具,来帮助这些App更便捷地吸引到用户的关注。
对于这些已经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美国“网瘾少年”来说,他们的父母几乎帮不了他们,因为这些父母通常也是这个“易沉迷体系”里的受害者。
现如今,科技公司们终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谷歌和苹果都已经在它们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加入了屏幕时间监控机制和相应的控制工具。而像Facebook、Instagram、YouTube这样的“多巴胺大毒枭”甚至也都开始往它们各自的应用里加入屏幕时间提醒机制和其它诸如“欢度时光”(time well spent)这样的防沉迷功能。
然而,这些“防沉迷工具”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入场时机,它们已经无法阻止这一代美国儿童养成那些可能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的坏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