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财报解读:手机均价大涨 奖励雷军99亿元
文章来源: 2018-08-23 点击次数:
8月22日,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集团(01810.HK)公布上市后的首份财报。
财报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实现收入452.36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68.3%,超过分析师预期;净利润146.3亿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119.7亿元;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经调整利润21.17亿元,同比增长25.1%。
整个上半年,小米实现收入796.48亿元,同比增长75.4%;净利润76.1亿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198.3亿元;经调整利润38.16亿元,同比增长62.2%。
彭博社称,这家中国智能手机巨头在海外大踏步前进,同时抵御了来自OPPO等当地竞争对手的挑战。
手机业务高速增长的同时,小米的收入结构同时发生细微变化,手机业务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由71.5%下降至67.4%;IoT(物联网)与生活消费产品和互联网服务收入合计,所占百分比由27.9%提升至31.7%。
小米推进高端战略,手机平均售价涨了25%
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滑的背景下,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销量达3200万部,同比增长43.9%。小米手机业务贡献的收入为305.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7%。
此外,受小米MIX2S、小米8系列等中高端旗舰机的优异表现影响,大陆地区小米手机平均售价同比增长超25%。
小米表示,中国大陆的智能手机市场正处于“重新调整期”。2018年度,小米于中国的战略重点是进军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已取得良好进展。平均售价超过2000元人民币的旗舰机小米8系列在推出首月的销量便突破110万部。
小米表示将继续推进该战略,优化产品组合,为2019年中国大陆市场销量进一步增长打下基础。
IDC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达到3.42亿台,同比下降1.8%。按出货量计,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位列全球第四大手机公司,仅次于三星、华为和苹果,超过了OPPO位居第四,同时,小米增长速度在全球前五大手机公司中排名第一。
光大证券此前提醒,倘若小米中高端产品未如期获得消费者认可实现放量,则在国内市场单纯依赖中低端机型难以获得较快成长。
IoT业务收入翻倍,增长优于毛利润率
作为新兴产业,小米IoT及生活消费产品增长最为迅速,2018年第二季度收入达103.78亿元,同比增长104.3%。其中,小米电视、小米笔记本电脑等主要IoT产品贡献最大,销售收入达41.78亿元,同比增长147.2%。
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连接有IoT设备(不包含手机、笔记本电脑)的用户约1.15亿名,环比增长15%;拥有5台以上IoT设备(不包含手机、笔记本电脑)的用户近170万名,环比增长19%。

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3.6%至39.58亿元,MIUI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41.7%至2.07亿人。互联网服务的每用户平均收入达19.1元,同比增长15.4%。
毛利润率方面,除了互联网服务部分毛利润率略有提升,手机和IoT的毛利润率均下降。第二季度,小米整体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4.3%降至12.5%。
小米首席财务官周受资在业绩沟通会上指出,在毛利率和业务增长两者之间,会优先考虑更高增长,以取得关键产品的市场份额,为获得长期价值打下基础。
小米此前承诺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不超过5%,一名券商分析师认为,这不影响提升手机销量、抢占高端旗舰市场,反而促成了小米手机所承载的互联网服务变现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