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业内资讯

ofo国内36亿押金或将难退 一个月退出8个国家

文章来源: 2018-11-19 点击次数:

 

  共享单车带来的并发症也随之而来。

  后期维护、难以盈利以及城市政策让共享单车举步维艰。烧钱模式抢占市场的方式,分散了企业后期维护的精力,2018年2月,香港GoBeebike关闭了法国城市所有运营的业务。退出时,GoBeebike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大规模的损害和被盗,维护成本无法承受。

  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也引来市民的抱怨。《财经天下》周刊曾经报道过国内现存的20个共享单车坟场,扭曲变形的共享单车散落一地,自成帝国。

  这些并发症已经成为共享单车不能言说的痛,背后更严重的则是资金链的问题,进而直接关乎企业危亡。2018年7月,Gobeebike宣布关闭所有业务。在此之前的6月份,新加坡oBike在新加坡停止营业,随后,母公司在其本土市场申请破产。

  国内共享单车巨头也在残喘度日。2017年8月,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称,目前仅50家共享单车企业,没有一家实现盈利。早在2017年底,摩拜资金链告急的消息就引起大众注意。2018年2月,腾讯新闻独家爆出ofo资金链即将见底的消息。

  最后,摩拜找到了自己的救命稻草。2018年4月,美团以27亿美元作价收购摩拜,包括65%现金和35%美团股票,此外美团承担摩拜债务(5-10亿美元之间)。根据《财经》报道,整个交易在2周之内完成。摩拜对于资金的渴求不言而喻。

  但摩拜进入美团布局之后,反倒被媒体评为美团的“拖油瓶”。摩拜的不断亏损已成事实,美团在招股书中也承认,截至4月30日之时,在收购的这20多天的时间里,摩拜毛损为人民币4.07亿元,大概平均每天亏损超过1500万元。摩拜影响了公司的整体盈利状况。

  而ofo的救命稻草还在赶来的路上。有媒体报道,今年2月,ofo曾以共享单车作为抵押物,先后两次换取阿里共计17.66亿元融资。

  但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根据中国企业家报道,2018年初,ofo的负债表显示,彼时ofo整体负债为64.96亿元,其中,用户押金为36.50亿元,供应链为10.20亿元。2018年5月,上海凤凰发布公告,由于ofo拖欠6815.11万元的货款,将其起诉。

  一名知情人士曾向财新周刊提供ofo财务数据,截至5月中旬,ofo对供应商欠款12亿元左右,城市运维欠款近3亿元,合计欠款15亿元,押金余额35亿元左右。账面可动用现金不足5亿元。随后遭到ofo方面否认。

  ofo依旧未能等来自己的白衣骑士。根据猎云网在10月底的报道,彼时,对ofo买入意向强烈的是滴滴、阿里、哈罗三家,都分别有收购传闻。但传闻只是传闻。

  期间,ofo总部因为租约到期搬离原办公区域的事情也一度引来破产传闻。

  一直到了11月14日,戴威现身ofo办公室。“ofo不会倒闭,其他都有可能。”但戴威也亲口承认,ofo目前资金情况正在好转,但依然很困难,包括退押金问题,也是没有问题,只是有困难。

  最后,这位昔日全球共享单车风云人物戴维,低下头说,“我错了”。一句道歉,折射了2年多来共享单车命运的变迁。

3 / 3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