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套、模仿、互损 互联网大佬双11“带货”秘闻
文章来源: 2018-11-12 点击次数:
他的拼多多逆势崛起,让整个互联网圈大跌眼镜,在饱和的电商领域居然还能杀出一个百亿美金的独角兽,甚至还是正面竞争阿里、京东的核心业务?
从京东到阿里,他们上市最短也用了5年的时间,而拼多多从开始创立到上市仅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黄峥毫无疑问成为了今年互联网界一匹黑马。
今年二季度,拼多多的平均月活达1.95亿,环比增长495%。活跃用户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因为拼多多的不断升值,他的创始人黄峥的身价也是不断上涨,现在已经达到了942亿元人民币。按照福布斯的实时富豪排行榜,他的位置已经排在了13名,反超了刘强东。
但是黄峥为拼多多引入“正牌”却撕不掉“山寨”标签,连续的负面消息,阿里、京东的围攻绞杀,让平和的黄峥也要开始反杀。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黄峥接受媒体群访时被问到怎么看现在其它大的电商平台都在发力“拼购”业务?
今年双十一,京东、苏宁均大力发展拼购业务,其中苏宁战报显示双十一期间拼购订单数突破8000万单,发展新买家2100万,三四级市场渗透率达56%。
黄峥直言,“模仿是最好的赞美”,展示了拼多多的业务自信心。

在他看来,大家都做拼购也是好事,尤其是农产品这个领域。“我们更期望大家去做拼购,因为这个东西确实能够大幅提高效率,减少农产品上行的瓶颈,我们一家的力量也是不够的,因为这个产业特别大,而且农业这个里头很多东西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是做的人越多越好。”
从护城河的角度来讲,黄峥认为:大家做的越多,一方面在你看来好像大家在分食拼多多的市场,但是另外一方面,其实它也在做大拼多多的市场。“尤其在拼多多早期的时候,这个现象就会更明显,拼多多涨的快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大概过了四五个月之后,就有一大堆的人开始做各种各样的拼购,瞬间教育了整个市场。”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黄峥公布一组数据,过去三年,拼多多平台已累计销售109亿斤农产品,相关交易总额达510亿元。“现在拼多多应该是农产品上行量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黄峥说。
今年是上市后的拼多多参与的第一个双11,作为后进者,拼多多势头迅猛。
拼多多平台数据显示,自11月开始,一至六线城市呈现出了超出往年的旺盛消费势头,新款高客单价的iPhone销量超过12万部,每天的农产品包裹数超过400万单。
据统计,2017年中国的快递包裹数量超过了400亿个,平均每天在1亿个左右。来自通达和顺丰系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第一季度,拼多多日均包裹数稳定在2000万单以上,也就是说,整个社会流通领域十个日常电商包裹中至少有两个来自拼多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