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业内资讯

前赴后继上线13款产品,社交救不了的腾讯短视频

文章来源: 2018-10-24 点击次数:

  “以前觉得有腾讯背书的产品更容易推广,现在则更想脱离腾讯的社交关系网,做一款单纯被大众喜欢的产品。“一位接近腾讯的产品经理告诉寻找中国创客。

  打败微信的,不会是另一个微信,那打败抖音的会是什么?这个问题,用户好奇,腾讯或许更好奇。

  2018年10月17日,腾讯在短视频领域再次加注,上线了音乐短视频APP“音兔”。音兔走技术流路线,与腾讯之前推出的多款短视频应用不同,这一次没有主打社交。

  这也显示了腾讯对突破“短视频”封锁的渴望。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腾讯至少上线了微视、闪咖、QIM、DOV、MOKA魔咔、猫饼、MO声、腾讯云小视频、下饭视频、速看视频、时光小视频、Yoo视频、音兔等13款短视频APP,除了音兔,其中大部分都是围绕社交场景。

  国庆长假的前一天,腾讯经历了6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腾讯不得不变”,成了这家中国新经济巨头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最大的议题。由强势从微信引流,到开始打破原有优势,探索新产品,腾讯,正生变化。

  强势复活微视不成,腾讯上线短视频全家桶

  腾讯在五年前就注意到了短视频,2013年,上线了腾讯最早的短视频APP微视,当时还是和微信同级的战略产品,拥有百人的独立团队,腾讯内部专门组建了版权合作、平台运营、产品技术以及客厅业务四部门,配合产品的整体运营,马化腾等一众高管还曾亲自上阵推广。

  但到了2014年7月,腾讯对外发布公告,原本负责微视的OMG(网络媒体事业群)进行调整。随后,微视又经历了高管变动。2015年3月,微视产品部多个工作组解散,产品部总经理邢宏宇离职,微视运营总监何钐也转岗加入腾讯内部一个新产品团队。

  微视从2015年4月开始,逐渐被边缘化,虽然继续维持着产品的基本运营,但内部没有再投入更多资源。

  直到2017年,短视频开始以更强的粘性抢夺社交用户时间。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7年短视频独立App用户突破4.1亿,较2016年增长116.5%;2017年短视频使用时长占移动互联网总使用时长的5.5%,而这一比例在2016年仅为1.3%。

  比起短时间内上线一款新产品PK,重新扶起微视对腾讯来说则是更明智的选择。于是,2018年4月,腾讯强势复活微视,启用了全新logo,由OMG(网媒事业群)部门换为SNG(社交网络事业群)部门负责。在产品设计上,微视被看成对标抖音,一样的竖版视频,界面设计也有诸多相似之处。

  而当时,“南抖音、北快手”的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微视上线并没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错失最佳攻擂时机,没能从正面对抗抖音,腾讯选择调整策略包抄,在此后的几个月里,先后打造了多款细分领域的产品。

  加上之前尝试的几款短视频产品,腾讯旗下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短视频产品矩阵。

  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简单梳理了腾讯在短视频领域的主要布局:

  

前赴后继上线13款产品,社交救不了的腾讯短视频

1 / 4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