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的新看点:光打折已不够,如何省时省心
文章来源: 2018-10-22 点击次数:
又一年双11即将到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和拼多多、云集等电商新贵们已经摩拳擦掌,准备争抢消费者。
10月19日,阿里巴巴和京东在京宣布,10月20日启动双11,并将在11月11日达到高潮。阿里今年带来全球18万家品牌参与,超过100亿的购物津贴与红包。京东则表示将联合60万家门店打造线上线下一致化购物体验,并限时发放5000万无门槛“京贴”。

阿里巴巴CEO张勇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预计,今年的双11一天就会诞生超过10亿包裹。如今平均每天都有1.4亿包裹在流转。
今年是双11诞生第10年,作为双11的开创者,张勇感慨,如今的天猫双11不仅是一个网站的节日,而是全中国的商业大巡礼。“我称它为‘商业的奥林匹克’。”他说。
战火已然升起。从第一年的5200万,到第九年的1682亿,阿里双11交易额指数级增长的同时,社会商业、支付、物流与服务的极限值一步步抬升。今年双11,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层面。
1,折扣:“靠折扣卖出去的商业可持续吗?”
因为折扣,消费者聚拢在这一天在线上购物。
到了这两年,几家电商都很少再强调低价,价格战的硝烟味似乎变淡了,是不是再谈折扣没有吸引力?
“折扣有没有用?当然有用。如果说大家都卖一样的产品,肯定是折扣大的卖得更多。如果折扣带来新用户,并在未来可以继续保留这些用户,则折扣有意义。”天猫总裁靖捷(花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但他同时表示,“靠折扣卖出去的商业可持续吗?曾几何时,大家都认为中国市场就是低价竞争。但是低价意味着缺乏面向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如果它是五年前乃至十年前的品牌和商品,再低的折扣消费者也没有兴趣购买。”
靖捷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有消费力,但没有时间去做出更多让自己安心的购买决策。怎么样能够让消费者不仅仅省钱,已经是一个非常基本的要求,还要省时间、省心力、省体力,是今天天猫要做的事情。”
在他看来,价格依然重要,但是光有商品不够。过去几年,天猫双11最大改变,就是越来越由新产品、新品牌、新品类来引领中国消费升级的一个主引擎。
2,新零售:“线上交易只占整个中国社会零售总额不到两成”
双11已经不仅是一场纯粹的线上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