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业内资讯

十年天猫双11数据:买衣服的越来越少,90后成消费主体

文章来源: 2018-11-12 点击次数:

  11月11日1时47分,不到两小时2018天猫双11全球购物狂欢节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比2017年达到1000亿元的时间缩短了超过7个小时。

  双11是中国市场进步的浓缩剧,数据是最好的注解。

  2009年,天猫双11全天成交额5200万元;2017年,这一数字一路跃升到1682亿元,翻了三千多倍。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2009年接近4万亿元,2017年约29万亿元,增长超过6倍。

  十年间,上到七旬老人下到十几岁的孩子,从沿海一线城市的高端白领到西部小乡村的农妇,都开始参与网购。天猫双11的十年,正好也与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同步,见证并经历了中国经济的一个周期。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阿里巴巴集团获得了十年天猫双11数据,可从这十年消费者的购物车中“看见”消费变迁的趋势。

  服饰鞋包花费占比下降

  十年双11数据显示,服饰鞋包一直是大家在线上消费中花费最多的大类目。

  但在2013~2017年这五年的双11中,这一品类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更多的成交金额分配到了3C数码、家装家饰、美容护理等细分品类上。

  同期数据显示,天猫双11近五年成交金额增速最快的TOP 5行业分别是医药健康、家装家饰、美容 护理、书籍音像和3C数码。

  “消费支出比例如何分配,与生活需求密切相关,这个变化说明消费者从愿意为‘面子’买单正转为愿为‘里子’花钱。健康化、家庭化、追求精神消费等新的消费理念正在形成,大家开始更加关注能提升生活品质的消费品类。”阿里巴巴集团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

  

十年天猫双11数据:买衣服的越来越少,90后成消费主体

  90后消费者的占比超过80后,成为最主要的线上消费群体。 视觉中国 资料

  90后取代80后成消费主体

  数据显示,2009年参与天猫双11的主体消费者是80后,占比超过6成。90后消费者占比逐年增长,在2015年后,90后消费者的占比超过80后,成为最主要的线上消费群体。

  2017年参与天猫双11的消费者中,仅95后消费者占比也就接近2成。

  不同代际的消费特征,也在历年双11中得到体现。以2017年的成交数据为例,90后消费者有更加明显的个人偏好,他们在服饰鞋包、美容护理、运动户外等消费品类中占比都明显偏高;80后的双11消费结构则已经具有了较为明显的家庭关照转向,最为突出的是在母婴类消费中占比最高,而在家装家饰和包含了家电的3C数码两个品类中,也较其他年龄群体有更高的消费偏好。

  重度消费人群增加迅速

  最近三年的天猫双11数据显示,重度消费人群增加迅速。

  澎湃新闻了解到,在天猫双11当天,消费超过1000元的中高等消费深度消费者人数,增速明显高于1000元以下人群,尤其是天猫双11当天消费超过5000元的重度消费人群,连续两年增速持续提升,增速是500~1000元人群增速的3.4倍。

  阿里巴巴集团分析认为,这是随着80、90后消费力上升、消费结构升级,50岁以上“银发族”消费者联通互联网、消费潜力被释放而带来的变化。

  家庭必备“三大件”、“三小件”更迭

1 / 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