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业内资讯

27岁的戴威为什么不能当老大?

文章来源: 2018-10-26 点击次数:

  在这天夜里1、2点,开怀畅饮过后的戴威又在微信群、QQ群、钉钉群里,轮番发红包。

  “特别开心,特别嗨,很像个小孩。其实当时ofo账上也没有多少钱,但这样的人其实很有魅力。” 事情已经过去两年了,ofo前员工科科说,那个夜晚带给他的感动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但这在与戴威年龄相差并不大的ofo前员工正廷(化名)看来“这虽然是一种让人感到愉快的文化,但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商业文化。”他认为ofo早期的文化氛围,就像戴威在北大当学生会主席一样,有着较浓厚的学生组织气息,随性、松散、粗放、缺少治理章法。

  “你如此年轻就执掌独角兽,遇到过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当年正廷去参加ofo面试,向戴威咨询。戴威坐直身体,给到的回答非常自信,“我并不认为在个人能力、做事能力上甚至融资能力上有问题,如果一定说有问题,那就是在管理上。”

  结果戴威一语成谶。

  一些ofo早期员工,凭借着早年和五位创始人一起打过江山的资历,跻身高层,成为一个team的领导。

  ofo底层员工却私下把这类领导称为“泥腿子”。

  “他们大多都是大学刚毕业,并没什么经验,都是凭着想象力去打拼。但随着ofo的快速发展,这些人的能力其实已经跟不上公司的发展。仅仅是因为进入公司早就成为领导,这对于其他后进的有能力的员工来说是不公平的。”正廷表示,这在ofo早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同时,ofo的管理并不能让张一认可,他看到ofo的内部斗争比一般公司还要严重,内部架构高度重叠,本应该是一个部门做的事情,但在ofo可能会有三四个部门同时去做,“由于大家想邀功、想抢功,导致很多事情做不下去。”这也是他很快离开ofo的原因。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很多员工已经发现公司的组织、管理、制度已经跟不上ofo的发展规模。

  但ofo人说,戴威“对一些很复杂的内部关系,可能并不是认知得很清楚,没有及时的去管控。”

  再回到那个ofo员工激动的年会上,除了送牧马人、送期权、送奖励外,戴威还亲自为十位优秀员工颁发了“优秀员工证书。”当然也给每人额外奖励了四个月的工资。

  但滑稽的是,一个月后,精挑细选十位优秀员工中的三位被开除。原因是数据作假、贪污。

  戴威曾认为公司最可能出问题的地方——管理,真的出了问题。

  于是,从2017年2月起,一批职业经理人开始逐渐进入ofo内部,再经过一个季度的缓冲后,2017年中旬,中层岗位开始大更新换代,组织架构、流程制度等也进入大规模调整期。

  而当年ofo员工嘴里的那批“泥腿子”也被戴威调去创新业务部门,现在已基本走光。

  这个变动被戴威称之为“创业以来最大的调整和变化。”他把这段经历用“大慈若恶”一词来形容。“有时候你觉得给他一些机会试一试,这种看起来所谓比较善良比较nice(的做法)。其实你害了这个人也害了公司。”

  不过直到现在,戴威在管理上的问题依然被同行诟病。

  今年九月ofo内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裁员。被裁掉的员工均是拿赔偿走人,但被裁掉的人不想走,也可以自愿选择留下。

  这在正廷看来,这不是一个成熟企业创始人该有的做法。“虽然这样做会为ofo、为戴威赢了的人性化的美誉,但对公司,对那些还在为ofo能独立发展而打拼的员工来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从2015年创业至今,ofo一共经历大小十轮融资,最初阶段,这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错觉,年轻的ofo员工开始沾染上“很骄傲”、“不差钱”的心态。

  据网易科技后厂村7号记者采访了解,ofo一共融到过上百亿的资金,在使用上也存在消耗和浪费的现象,有时候支出大手大脚没有节制,“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有一批车锁,可能从北京邮到某一个地区,ofo绝对不会去走邮政或者什么乱七八糟的快递,我们绝对走顺丰,而且是快速的那种,其实时间上并没有要求。而且我们做活动,像签鹿晗,都是不计成本。”

  今年3月,ofo早期的投资方经纬中国的创始人张颖和戴威曾有过一次对话,张颖问戴威:夜深人静独处的时候,工作上有没有让他感到特别焦虑的事情。

  戴威回答,公司里有三千多人,一年内增加了十倍多,怎么样让所有新来的人不忘初心,知道公司从哪里来,去到哪里,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这是他躺在床上会思来想去的问题。

  不是悲剧,更不是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