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业内资讯

27岁的戴威为什么不能当老大?

文章来源: 2018-10-26 点击次数:

  “从摩拜卖给美团那一刻起,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不成立,这在投资圈成为定论,只不过ofo一直没有认。”

  陈成这样告诉网易科技后厂村7号记者,虽然他倾向于支持戴威,但他的话又指向了戴威坚守下去的无意义。

  “终有一天,我们ofo会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三年前,戴威在拿到1.3亿美元C轮融资后这样宣誓。

  但如今,裁员、融资难、缩减海外业务、拖欠供应商货款、转投区块链、尝试卖身……,在媒体不断翻扒下, ofo公司仿佛已经走入困境,命悬于一线。

  “理想主义”、“情怀”——在后厂村7号记者的采访中,不管是赞赏者还是否定者,他们对戴威都有类似的评价。

  

27岁的戴威为什么不能当老大?

  他们提到了很多戴威生活中的场景:

  他在合肥念书的时候,自小就当班长,成绩排名多数时候都是全校前三

  他喜欢踢球,而且踢的是中场位置——这往往是一支球队的枢纽位置。

  他能吃苦,2013年随共青团中央项目前往青海支教,在那里呆了一年,见识了什么叫落后,吃了不少苦,夜里零下二十度,要穿六双袜子睡觉。那之后,他不再留恋体制,而决定创业,决定进入商业江湖做弄潮儿。

  他富有群体领袖的勇力——ofo高管去青海团建, 360公里环青海湖骑行,一般人坚持不下来,他能一直骑到终点。

  他在旁人眼里的性格标签,是特别 “信自己”、“认自己”、“坚持自己”。

  而既使是欣赏他的ofo人,也提及, 太过于信自己,是戴威身上的缺点,这会使他对于一些困难没有充分的了解。

  在事业之初,风华正茂、激情澎湃、性格突出、不肯退缩的戴威,的确产生了极强的吸附效应。

  2015年在北大创业,学生们对他质疑不断,骂ofo的贴子常常成为北大论坛里的十大头条,戴威并不因此动摇。

  他用一种阿Q式的自我激励来应对:世界上有两种产品,一种是没人理的产品,一种是天天被人骂的产品。爱的对面不是恨,爱的对面是冷漠,用户不理你是最惨的,用户骂你说明他还需要你,他还希望你好。

  这种阿Q精神富有奇效,感染着团队,让他们一直从校内拼搏到校外。

  “最开始在ofo工作的时候就特别有激情,我的理解,所有人都很团结,都活在梦里。”

  科科说,他加入ofo之初,亲眼见证了这个团队是怎么样凭着一腔热情作战的。

  “尤其是跟摩拜打仗时,我们只有激情,打了鸡血一样去喊口号。我加入ofo时,当时做校园市场,我们会自己贴钱进去做这个项目,或者根本没有想过报销,只希望把事情做好。最早加入公司的那批人,都会把ofo视为自己生命中伟大事业的一部分。”

  戴威和他们共同营造着一个梦想,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到了今天,梦醒时分,他们还在回味梦中的情境。

  “对于共享单车这个事情,参与其中的人很少有不被这个事情所吸引的。因为你以为在做一个改变世界的事情,当你发现这个事情没有做成时,感觉像失恋了一样。它是你所相信的、所期望的、想要去宣扬的一种理想,最后你发现一地鸡毛。好多人离开ofo或者摩拜后,都会需要一段时间来抽离出这种情绪。” ofo前员工陈成说。

  今天,该散的人正在陆续散去,一心要当控场者的戴威,还留在舞台上。

  起的时候,投资人竞相追逐众星捧月,落的时候,如舆论所言,还没看到底部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