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发射“海洋二号B星”一天覆盖90%以上全球海域
文章来源: 2018-10-26 点击次数:
据海洋二号B星研制人员介绍,微波散射计是一种高度集成的雷达,能精确探测海洋表面微弱的散射信号,推导出海面风向和风量,从而迅速全面地搜集全球海洋表面的矢量风场。
作为微波遥感卫星,海洋二号B星不受天气、光照等客观条件干扰,能提供全天时、全天候不间断服务。
海洋二号B星微波散射计获取的海面风场具有大尺度、全天时、全球观测的特点,一天可以覆盖全球90%以上的海域面积的海洋风场探测。正是这种强大的探测能力,使得微波散射计在极端天气,尤其是台风天气中显得尤为重要。
据五院西安分院海洋二号B星研制负责人王小宁介绍,早在2012年,海洋二号A星就在探测和预报台风“苏拉”时起到了重要作用,准确捕捉到了台风中心位置并跟踪其位置变化。
■背景
A星服役7年立汗马功劳
我国海洋卫星始于2002年发射的海洋一号A星。
2011年,海洋二号A星成功发射。海洋二号A星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也使我国海洋卫星研制和应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海洋二号A星是我国民用航天重点项目,用于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环境预报、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军事保障、海洋科学研究及国际合作等领域,显示出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对于有着如此长海岸线的国家,海洋卫星的需求十分迫切。我国地处太平洋西岸,风暴潮、巨浪等海洋灾害十分严重。自从海洋二号A星经济方便地对大面积海域实现实时、同步、连续监测后,我国海洋环境与灾害监测的预报和预警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从2011年10月1日全部载荷开始工作起,海洋二号A星观测到登陆西北太平洋的全部台风,取得了第一手的实况资料和信息,为应对和防范台风等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因其具有全球观测能力,也为国际上几次重大灾害提供了数据支持。
海洋二号A星还执行过海啸监测任务。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发生8.5级地震,A星迅速利用数据对地震前后全球海域有效波高分布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地震前后全球范围内,特别是最有可能引发海啸的印度洋海域有效波高变化不超过1米,为最终海啸预警取消立下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