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上市,李一男的救赎
文章来源: 2018-10-20 点击次数:
对于早期投资而言,团队和行业是投资人考量的关键。吴世春形容牛电科技的五位联合创始人用了这样的形容词——各有所长,配合默契。
与小米成立之初的豪华创始团队类似,牛电科技除了CEO李一男声名在外,其他五位联合创始人皆出身名企。
担任总裁的胡依林,此前曾是Frog Design、微软知名设计师;系统研发副总裁刘成栋,来自万向电动汽车;Joseph Nelson是首席产品设计师,来自Wild Design;市场副总裁张一博来自小米科技;供应链副总裁何卫华则来自聚光科技。

CEO+明星产品团队的设计因为李一男的入狱分崩离析。2016年3月15日,李一男因为涉嫌内幕交易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的消息被确认。外界认为,这将给牛电科技带来致命打击。似乎为了给传闻以回应,不到十天,牛电科技宣布完成凤凰祥瑞领投的3000万美元A+轮融资。
新的资金进入对于牛电科技提振信心太重要了。一位离职牛电科技员工向AI财经社透露,李一男出事后公司内部都很惶恐,市场部原先制定的所有对外宣传计划全部暂停,当时就觉得这家公司肯定要完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曾被李一男邀请多次加盟的李彦临危受命。他曾供职于KKR私募股权基金,任运营副总裁,负责KKR投资的多个企业的运营管理工作。2016年4月,李彦入职牛电科技担任COO。
李一男帮助牛电科技打开了声名,李彦和五位联合创始人所要解决的是务虚层面的战略问题和务实层面的50万辆销量问题。2016年9月,李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最害怕的是没有正向现金流的时候资金链断裂,但只要销量能达到50万辆,牛电就能赚钱。”
创办牛电科技之前,胡依林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骑着摩托车穿梭在上海和杭州之间。国道串连起一个又一个县城,他在那段时间里见到过太多山寨的电动车。小牛电动N1上市后不到半年,它也成为“被山寨”的一员。
2016年3月的天津电动车展上,取名“牛牛”、“牛丁”的电动车品牌出现,山寨厂商不仅在名字上大做文章,外观上更是大胆抄袭。小牛标志性的圆嘴灯出现在多家电动车厂商的新品上,逼得小牛不得不在自家官方自媒体上高调回击。
“山寨”更多只是闹心,行业竞争者的出现才是影响50万辆销售目标的关键。2016年3月,爱玛推出智能电动车,升级防盗和自动报警功能。同年9月,雅迪推出雅迪Z3杀入智能电动车市场。成立仅仅两年的牛电科技,与“老炮儿”们狭路相逢。
03
把牛电科技带上台前的李一男,在牛电科技上市之时却无奈隐身于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