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贾跃亭"坑过"的人们
文章来源: 2018-10-15 点击次数:
如果要有足够的资金推动量产交付目标如期实现,在现有的恒大8亿投资之外,贾跃亭还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剩余的资金不足问题。
加之研发和生产需要一个长周期(业内人士认为,正常情况下的新产品开发,一般要用时38个月至52个月不等),以及厂房建设需要时间。有人直言,贾跃亭面临极大的压力和挑战。
更何况,前面还有硅谷钢铁侠马斯克前车之鉴,以特斯拉这样的先驱者身段,还一度陷在量产地狱中,艰难地朝预期的量产目标行进。而刚刚架起炉灶的FF公司,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显然不会比特斯拉少。
尽管之前FF和恒大双方都口气笃定地宣称,实现量产交付目标可以实现,但双方公开对搏的事情爆发,似乎也能映证出这段量产之路并不是如同双方所描述的那么顺利和平稳,内中可能多有隐情和症结。
这么一看,贾跃亭的命运本来就有点悬。现在与恒大闹翻,如期量产变数陡增,假如后面通过仲裁程序又不能对恒大取得胜算,对于贾跃亭来说,事情就显得更加惊险了。
3
“贾跃亭拥有超级投票权,虽然他现在已经不是FF的第一大股东,但对公司拥有绝对的运营权,包括在董事会、日常经营管理、投资大会等。”
6月25日,恒大入主FF公司消息公布后,面对贾跃亭在公司的主导权是否将发生改变的疑问,FF公司这样回应媒体的询问。
贾、许之间的这次联姻,内里究竟有着怎样的牵系,外人不得而知,但从网易科技“后厂村7号”记者的梳理来看,可能从签订协议那一刻开始,双方的关系就已经出现了裂隙,貌合神离的迹象时有浮现。
贾跃亭作为实际控制人的FF公司在6月25日的那次回应中,将贾跃亭与许家印的关系,比拟成马云与孙正义的关系,“虽然马云拥有阿里巴巴8.9%的股份,但却拥有阿里巴巴绝对的控股权。”

与之类似,FF公司称,贾跃亭一股拥有十票的投票权,投资人恒大方面虽然持有最大股份,但一股仅有一票投票权;而在董事会里,FF有五个席位,恒大方面有两席,所以,“FF在董事会上也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不知道FF公司的这番大局在握的发声,在许家印和恒大人听在耳里有何感想。才正式确立合作关系,合作的一方就站出来对合作关系进行一番以自我为中心的比较和评论,这种合作关系不无耐人寻味之处。
而从公开的消息上看,恒大并不愿意与贾跃亭捆绑在一起,这个态度很鲜明,至少有两次,恒大方面公开强化了这一点。
一次是在双方达成合作协议的今年6月,恒大方面告诉媒体,他们的投资和贾跃亭没有关系,这笔投资并非投给贾跃亭本人,而是其背后的技术和团队。

还有一次是在今年8月的“恒大法拉第未来智能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上,当时亮相的9名高管悉由恒大人员担任,没有一位来自FF方面,这被外界解读成是有意“去贾跃亭化”,据媒体称,活动全程没有提及缺席的贾跃亭,恒大高管也拒绝与记者谈论到他。
恒大更愿意强调这一次投资入主“法拉第未来”的战略意义,“等于把世界最顶尖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全面引入中国,为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贡献力量。”
恒大一直明确,他们看中的是FF公司的全球领先的产品和技术,双方之间关系是一种“技术合作”。
合作一达成,这个具有极高含金量的公司——在全球拥有超1000名新能源汽车、计算机算法、互联网、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科研专家团队,专利超过380件——就成了恒大手中的一张“名片”,被放到恒大集团官网“高科技”版块中,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子项目对外展现。
事实上,贾、许这种各怀心事的联姻,一开始就面临各种议论,有观察人士对双方之间的关系表示担忧,专门通过文章呼吁,合作双方在今后的日子里要坦诚相待,相互尊重,建立文化共识,打破派系隔阂,消除猜疑,精诚合作。
双方的嫌隙就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中,被言说成真,没有如热心的观察人士所期望的那样,朝着更良好和瞌的方向演进。
4
恒大试图通过入主FF下一盘大棋,了解恒大业务的人士对此多有评议。
恒大要在原有的已见天花板的房地产主业之外,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多元化转型,这是一个基调。在以往,恒大进行了各种业务多元化的尝试,有得有失,其中的矿泉水业务、高科技农业则被外界视为败笔之作。
今年初,恒大提出向高科技进军,宣布计划未来十年斥资1000亿,发展生命科学、航空航天、集成电路、量子科技、新能源、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机器人、现代农业科技等重点领域。
许家印在恒大内部会议上说,恒大在高科技领域进入的产业一定是大产业,“如果投个两三千万的,那是小产业。比如航天、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干细胞,互联网,在有机会有条件的情况下都会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