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贾跃亭"坑过"的人们
文章来源: 2018-10-15 点击次数:
张昭在加入乐视之前,已经在影业圈里很出名了,是光线影业的总裁。光线传媒上市时,怀有独立做一家影业上市公司的张昭跳了出来,进了乐视。在乐视影业,张昭有过不少手笔,如和张艺谋合作出品《长城》、和郭敬明合作打造《小时代》系列。不过到了乐视,也依然没有实现他独立做出一家上市影业公司的想法,一脉相连,乐视的崩溃,甚至还一度危及影业的生存。
面对沉重的现实,张昭有段时间不再提独立上市的事情了。
刘弘2003年扔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金饭碗,和贾跃亭在北京紫竹桥附近租下一处简陋居民房创业,刘弘眼中的贾跃亭,那时候一心梦想当上伟大的企业家。
两个不安分的人,都经历了乐视最辉煌的时期,也经历了乐视创立以来的全部危机时刻。

2016年,身为乐视2号员工的刘弘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成功创业的话题。他说,最核心的是坚持,并拥有极强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他还提到乐视,“每次危机之后,乐视都有如‘涅槃重生’。”
但下一年乐视就陷入到黑暗之中,刘弘比其他人更泥足深陷,因为上亿元的股权质押没能按约赎回,他个人的股票和资产也被司法冻结。老贾上了“老赖”名单,老刘也被限制消费。
“其实何止贾总,在乐视的每一个高管难道不该自我反省一下,如果我们能更专业更执着,能使劲拉着老贾,也许错误会少犯一些。”2017年辞去乐视职务之后,梁军这样反省。
梁军从联想跳到乐视的动机之一,据他自己讲,是因为非常渴望有朝一日能够了解互联网公司到底是怎么干的。
在一次采访中,面对“老贾故事讲得有点太多了”的质疑,梁军很坦诚地回应说,讲战略和吹牛,有时候是一回事,就看听众接受不接受认可不认可,认可了就是战略,不认可就是吹牛。
他回忆,2012年9月,乐视正式进军智能电视领域,内部为此人心激动,没想到在发布会上把这个精心筹备的“战略”丢出去,“唯一的反应就是我们的股价从此以后往下跌。”
要照梁军的这种逻辑,乐视显然是没有被资本市场认可的,所以他们自己再怎么当回事的战略,在外面也被不当回事地视作了吹牛和不靠谱。
在乐视,梁军是核心高管之一,据说他也是敢于在高管会议上对老贾的决定说不的人。
2017年,乐视危机,贾跃亭无奈,先后卸去乐视网总经理、董事长职务,均由梁军接任,贾跃亭不忘夸他一句:是乐视生态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互联网生态型人才之一。
没多久,老贾去了美国,梁军出任艰巨,与孙宏斌共舞到一起。江湖上传言,他们两位性格不合、理念不合。短短几个月之后,梁军也递交了辞呈。
刘弘则比梁军晚走,他在融创入主之后一直呆到了今年7月,才正式辞去副董事长一职。
乐视旧的人事体系瓦解之后,刘弘在新局面中究竟是什么处境,并没有详细的信息披露,但乐视网2017年的年报里,冒出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公司董事刘弘先生因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无法做出专业判断,故无法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这被媒体解读成刘弘与融创控制的乐视网关系疏离。
接管三个月,改换了姓氏的乐视网人事变动频繁,明星高管相继离职,这对新乐视的业务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眼见一个个离开,孙宏斌曾说,“乐视的团队能人辈出,挖来很多牛人,但是没有形成合力。”

现在,只有张昭是留下来的著名原高管,几经切割,他和他所在的公司,与原乐视已经没有什么关系,据说,融创方面对他这部分业务十分支持和看好,孙宏斌就曾向他说过,只要方向对,不用担心钱。
张昭对孙的此番知遇之恩,不无感激。
从舆论表现上看,张昭现在仍然激情满满,铆足了劲头在干事,对于去年的乐视危机,他的看法和取向,与孙宏斌有着高度的契合,“如果你(贾跃亭)敢断臂,真的不至于到现在这样。该断就断,这也是我向大佬们学习到的”。
第四章,明星来了
“一个企业不可能所有的抉择都正确,就跟每个人的人生选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