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业内资讯

"互联网+医疗租赁"崩坏 远程视界套住千家公立医院

文章来源: 2018-08-20 点击次数:

  

来自北京计生委的通知

  来自北京计生委的通知

  记者获得的公安部经侦局向各省级经侦总队下发的通知显示,“经初步核查,2015年至2017年间,北京远程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以协同医疗示范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名义,与多地医院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合作……因远程未按约垫付租金,引发大量民事诉讼,医疗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截至目前,公安部对远程视界案尚未定性,案件仍在核查阶段。

  快速崛起的互联网+ 医疗巨头

  北京远程视界集团成立于2013年1月,创始人韩春善医药销售出身,根据官网资料,其担任过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特邀理事、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短短两三年时间里,远程视界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医疗设备销售商。公司从最开始只有眼科业务逐步扩展到心脑血管、肿瘤、妇科、耳鼻喉、呼吸、中医及护理等等9门学科。2016年就实现年收入60亿元,纳税6亿元。

  

远程视界的官网首页

  远程视界的官网首页

  “远程视界刚成立的时候,商业模式很创新。”一位医疗租赁上市公司高管陈萍(化名)对记者表示,“那时候大家都在想怎么让医疗资源下沉,这事确实很难。”

  远程视界的发展恰逢互联网创业高潮和分级诊疗政策出台。用互联网技术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看病难看病贵的概念立即吸引了资本的关注。2016年6月,中金公司、汉富资本对远程视界进行了一轮8.8亿元投资。

  2017年,上市公司中珠医疗(600568.SH)与银河生物(000806.SZ)先后抛来橄榄枝。去年4月,中珠医疗停牌,拟100%收购远程视界的肿瘤和心血管板块。不过,最后价格没有谈拢。

  随后,银河生物又计划以60亿元估值收购远程视界心血管子公司66%的股权,并且向远程视界打去了3亿元订金。直到今年6月,银河生物还在更新收购的进展。

  远程视界既不生产设备,也不投入资金,使得医疗设备销售行业都面临颠覆。远程视界是怎么做到的呢?

10 / 10首页 上一页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