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程序员节:代码改变命运 也有中年危机
文章来源: 2018-10-25 点击次数:
他也经历过做梦都在加班的日子。
有次他所在的团队为了一个项目连续30天加班,一天晚上他和同事正在网上沟通bug,聊着聊着同事就没了影,怎么也不回复他。两个小时后,同事发来消息,“刚上厕所晕倒了”,然后继续讨论bug。
连平说,没有加过班的程序员不是一个“合格”的程序员。但当年龄慢慢上来后,他就发现,自己的身体吃不消这么折腾,“公司里年过30的都开始注意健身,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程序员的中年危机吧”。

凌晨一点,一家互联网公司大楼里依旧灯火通明。
但他认为,30岁的程序员加班加不过20岁的,这是必然的,也没什么好焦虑的。真正能称得上危机的,一个是自我价值的提升,一个是现实的压力。几年前,连平和妻子离异,他归结,忙碌的工作和不规律的作息是原因之一。
连平自己是程序员出身,但他对管理项目更有兴趣,更喜欢和人沟通,所以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他就跳了出去。当然在他的身边,也有人不愿跳。
“有些人的性格就适合当程序员,他的兴趣就是解bug写代码。你跟他讲晋升他理解不了,让他管项目也不行。我们公司也很多这种人,技术大牛。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出现紧急情况他就得顶上去,他的作息时间永远在波动。”
在连平看来,程序员的天花板由许多因素决定,“性格、学历、工作年限、人脉、公司人员架构、机遇……”还有关键一点,你的脚步能不能跟上行业更新的速度?
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互联网和通信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技术日新月异,产品在不停地更新迭代。如果你不更新自己的技能,你不拥抱新的技术,那你就会被淘汰。
“现在拼得好厉害,(编程)语言出现得太快了。python的出现,让我们觉得没有突破的可能性了。百度的无人驾驶都是跟它相关的,AI算法都需要这个东西写。”说这段话的时候,印小龙的脸上充满了焦虑,语气里满是不安。